7月27日,由园艺园林学院省级科技特派员、生物农业经济体系专家靳亚忠教授,杨升副研究员,李春霞副教授,农学院张桂芝研究员组成的省级科技特派联盟,奔赴肇州县,开启了“解困难,送服务” 科技支农下乡系列活动。他们通过座谈交流、实地调研与现场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,为当地农业发展精准注入科技动能,用专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。
在新福乡,专家团队首先对农资经销单位开展走访调研,细致了解当地农户在农作物品种选择和农药使用方面的实际需求。推荐了园艺园林学院自主选育的抗枯萎病优良品种— 垦香系列,并结合多年科研经验,手把手教农户如何辨别市场上农药的真伪,从源头上为农户规避种植风险。
在永乐乡,大片马铃薯田映入眼帘。主栽品种是我校登记的垦薯 1 号。专家们深入田间仔细查看作物生长情况,发现马铃薯整体长势良好,但部分地块存在秧苗过旺的问题,导致下部叶片已显现出晚疫病的发病趋势。针对这一情况,专家们当即建议农户尽早开展防治工作,并特别强调:“打药时一定要保证每一片叶片都均匀附着药液,这样才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。”
在二井子镇,毛海军书记提出,当地在玉米种植后期,亟需解决防止脱肥和虫害防治的技术难题。专家们结合二井子镇的“40,90” 种植模式,量身定制了一套精准的施肥方案和虫害综合防治措施,为玉米丰产丰收筑牢技术防线。与此同时,专家团队还调研了当地的大蒜套种白菜种植模式,针对这一模式下白菜生长的特点,专家提出在白菜生长后期,要着重加强菜青虫等虫害的防治,同时由于后期进入雨季,需格外警惕大白菜软腐病的发生,提前做好防控准备。
此次科技支农下乡活动,精准捕捉到农户在生产中面临的新问题与技术瓶颈。正如专家们所言:“如何科学高效地破解农户遇到的各种‘卡脖子’难题,既是我们开展科技服务和科研工作的核心目标,更是激励我们持续深入基层、服务三农的不竭动力。”未来,科技特派团队将继续聚焦农业生产需求,让更多科研成果扎根田间地头,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 “金钥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