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,园艺园林学院一直秉承着“高质量就业是立院之本”办院理念,通过“三级四阶五化”大学生职业发展全程教育、“育人育心三全三促”就业工作模式、“12345”就业工作体系的实践,抓实抓细每一个工作环节,形成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促就业的格局,取得就业工作实效,学院连续五年就业率稳居全校第一。
2025年,学院紧扣行业发展趋势与学生成长需求,围绕“稳就业、促就业、提质量”核心目标,破解就业服务痛点,以“精准化+多元化”拓宽就业发展路径,形成双轮驱动的就业工作模式,推动毕业生就业从“量”到“质”的跨越。
一、精准画像,筑牢就业工作“信息基”
学院通过为学生建立“一生一档”就业服务体系,靶向破解就业需求与供给匹配难题。大一入学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认知调研,大二跟踪技能发展方向,大三聚焦实习意向,大四动态更新求职进度,通过意向岗位、薪资预期、地域偏好等,将学生进行分类标签管理,划分为“升学组”“就业组”“自主创业组”三大类,建立需求清单,实现对毕业生的精准画像,为200余名毕业生建立包含“技能短板、求职进度、帮扶需求”的个性化档案。
二、精准拓岗,构建岗位供给“生态圈”
学院聚焦专业特色,深耕传统就业领域,打造“专业对口+特色领域”岗位池。与省内外多家园林景观公司、花卉种植基地、市政绿化单位企业建立“实习-就业”直通车,其中实习留用率达80%以上。通过建立校友数据库,邀请优秀校友担任“就业导师”,通过专场分享会、线上答疑等形式,每年推荐岗位信息,形成“校友带就业”的良性循环。
三、精准赋能,锻造求职竞争“硬实力”
学院针对不同年级定制赋能课程,大一开设“职业规划与行业认知”讲座,大二开展“园艺植物栽培”“园林CAD设计”等实践技能工坊,大三组织“实习复盘与岗位匹配”指导,大四举办“简历精修”“面试模拟”“职场礼仪”等求职特训营,今年累计开展培训20余场,覆盖学生200人次。针对考研学生开设“榜样力量经验分享会”“复试经验分享会”,为考公、基层项目学生提供政策解读、真题训练,实现考研上岸率稳步提升。
四、精准帮扶,织密就业兜底“保障网”
学院实施推进“一把手”精准帮扶工程,构建“问题导向”的全流程支持机制。按照“书记院长领导部署,学院层层落实,系部全员参与,辅导员全程指导,班主任具体落实”工作思路,切实做到同频共振、形成合力,形成“无师不包保、共促生就业”的良好局面,促进学院就业工作高质量提升。针对就业困难学生(含家庭经济困难、学业困难、求职迷茫等)制定个性化方案,为心理焦虑学生开展“一对一”心理疏导,为就业困难学生定向推送岗位,本年度帮扶困难学生15人,就业率达93.3%。
五、精准追踪,优化就业服务“长效链”
学院通过问卷、访谈等形式,跟踪毕业生薪资涨幅、岗位晋升、行业评价等情况,为专业课程调整提供数据支撑。学院定期走访合作企业,收集对毕业生“技能短板”“岗位适配度”的反馈,针对企业提出的建议,在课程中增设相关教学、实践模块,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动态匹配。
六、多元化发力,拓宽就业路径与发展空间
学院构建“线上+线下+校友”三维就业网络,线下举办专场招聘会,邀请企业60余家,提供岗位300余个;线上依托学校就业平台实现“全天候岗位对接”。同时简化求职补贴、就业协议办理流程,实现“政策解读-材料提交-审核发放”一站式服务,共发放各类补贴34000元。
七、双轮驱动成效,从“好就业”到“就好业”的跨越
学院通过“精准化+多元化”双轮驱动,学院就业工作形成“岗位供给足、匹配效率高、发展路径宽”的良好局面,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%以上,多次获评学校“就业育人先进单位”、“就业目标达成奖”、“就业质量突破奖—协议率突破奖”、“就业市场开拓奖”等荣誉。
未来,学院将持续优化双轮驱动模式,以更精准的服务、更多元的路径,助力毕业生实现从“就业”到“优质就业”的高质量发展。